close

如果一直把想寫文章的心意拋在腦後,久而久之就真的會喪失記錄生活的動力,也就會失去那些值得保存的想法、忘記那些值得珍惜的回憶、放棄了那些能夠自省的機會。

六月底回到了台灣,我對外的宣稱是回台「定居」。

如今四個月過去了,「定居」的念頭曾有動搖,「定居」的意義仍有可能會變動,我時而覺得能就這樣走下去,卻也時而覺得慌亂。

頭兩個月,另一半與我先與辦理外籍人士定居手續,調整時差,適應嚴熱的天氣、缺乏禮貌的用路行為、與忙碌的生活步調,以及打理新居的內外環境奮戰,歷經差點要吃安眠藥以在「正常」時間入眠、補打預防針、中暑等等的插曲,甚至在超市選購食材時呈現迷惘狀態、或是不熟悉瓦斯爐的火力而把食物燒焦了等種種,生活上的大小事終於有些規律和方向,我也從八月底起開始認真地找起工作。

就從重新編輯符合現狀的履歷和自傳開始,中文語句變得有點拗口,朋友說,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應徵,履歷也會編修得越來越好,是不是真的有比較好我不知道,但應徵了十多個工作、大約是又過了一個月之後,開始有面試通知了。在很難找到符合專業的工作職缺(這時候才發覺自己選擇的道路是如此冷門,只好自我解嘲「當初應該選理工科」),又一次次投遞石沉大海時,我想起曾經看過的報導,說目前在台灣平均要投三十次履歷才有一次面試機會,還有另一篇報導著哈佛畢業生如何應徵了百份職缺甚至自掏腰包東西岸飛來飛去但仍舊維持謙虛的求職態度,於是我不斷鼓勵(或催眠)自己至少要努力應徵30~100份工作,到了那時候還是沒有進展,才准許自己氣餒灰心,然後要轉向思考。

要是意志能那麼堅定就好,況且在這種冷門的領域要湊滿一百次應徵,還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不時想著備案:先找打工、先做志工、先準備公職考試、先做一些風馬牛不相干的約聘正職、來投資一些甚麼好了、來創業好了、回英國去好了......。

但,機會就是這樣,冷不防地就出現在眼前,而且都是一窩蜂的來,於是煩惱就變成「該如何選擇」。

不久前又有一篇報導,標題就是「博士失業率飆 『有面試要偷笑』」,時間點巧合地讓我不得不強迫自己要『偷笑』。這是甚麼樣的邏輯?高學歷本來就不代表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相反的,是考驗更大的求職競爭與弱勢。也許吧,有需要博士學歷的職缺,但那真是少數中的少數,目前的求職環境真的不需要高學歷去成就,於是乎擁有博士學歷變成一項求職的弱點。因為在應徵一些學歷要求為「碩士以上、大學以上、專科以上」但專業相關的工作時,會面臨到履歷直接被篩選掉(若有薪資的考量),或是面試時對方會有「你有博士學歷為何要來應徵這份工作」等等字面下蘊含的先入為主的想法,或是跟同年齡層的人比起來少了工作年資─對方只問「你有某某方面的工作經驗嗎?」,就直接被打零分了,不管成就博士是經歷過多少的專業訓練、博士養成又意味著相當程度的研發寫作能力,都跟這份工作職缺的性質十分相關,對方也不見得會考慮(甚至根本不會有這種聯想)。其實,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而已,就只是需要一眼的注目。能力是無可取代的,經驗是可以累積的,知識是通用的,工作程序是可以學習的,只是要有一個機會能起頭而已。

在面試時遇到了一些人,我看到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疲乏與消極。嘴巴上問了一些問題,很制式的,似乎對個人不太有興趣的,甚至心裡已有了些偏見的,或是根本事不關己的,還有只顧著反駁你任何一句話以顯現自己的身分地位的,只想先「提醒」你那些不美好的卻忘了「夢想也是一種動力」的。在面試中我不是過於緊張就是不由自主以善意去解讀他人,事後回想才發覺那些言語下的漠然與世故。我沒有被嚇跑,只是更了解這社會的疲憊、那明明不正常卻被輕易接受的「常態」,一方面為自己作心理準備,思考自己在職涯方面,現階段需要的是甚麼,跟生活的其他部分,要如何協調、取得平衡。

工作的事還沒有底定,因此生活的型態也還沒有真正固定下來;但希望已經到了這階段求職的尾聲,希望能進入職涯的首篇,更希望能作出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的「正確」決定。我是滿懷感恩的(但絕對不是要『偷笑』的那種),因為每一個機會都可以帶領我朝向某種發展的方向,但我已不是只需要顧著自己、懷抱著野心、跌跌撞撞也要闖蕩天下的那個年輕的、單身的我,而是要更穩紮穩打、深謀遠慮、要顧及生活各個面向的那個走入家庭、三十而立的我。

我誠心祈求,有足夠的智慧,在作決定的當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ye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